台陆委称“中国台北”一词造成岛内不安,将处分5年内不得入台
台当局心碎了!一句“中国台北”,大陆访台团被罚5年不许来台?美随即派人访华,就台湾问题给了承诺。
民进党将无理取闹和玻璃心展现的淋漓尽致,简简单单的一句“祝贺中国台北队”,就能将民进党脆弱的内心瞬间击垮。
此次大陆访台团中,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的大四学生宋思瑶脱口而出的一句祝福语,却遭到了绿营疯狂的攻击,绿营的“立委”们轮番上阵口诛笔伐,还煽动台岛大学生进行抗议,甚至台陆委会也亲自下场了。
台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对此表示不欢迎这些“伤害台岛民众情感”的大陆学生,声称这可能引发岛内的对立,影响社会稳定。
这一表态还伴随着对马英九及陆生团体的潜在惩罚措施,其中包括禁止相关单位在未来6个月到5年之间邀请陆生来台。
随后,台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也发表了强硬声明,强调两岸交流必须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并表示此次大陆师生访台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他的这番言论,配合陆委会的态度,似乎暗示着一种禁止大陆师生五年内来台的可能性。
这场争议背后,其实折射出当前两岸关系的微妙变化。随着两岸交流的升温,民进党当局显然感受到了压力,担心两岸民众越走越近。
他们借机渲染所谓的“统战”威胁,无非是想阻碍两岸的正常交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民进党当局甚至制造了一种“绿色恐怖”的氛围,扬言对陆生团实施行政处罚。
更有趣的是,在得知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戒严令”后,民进党内部竟然有人附和,透露出他们希望通过“戒严”来管控言论、限制两岸交流的野心。
这种做法显示出他们谋求“台独”的急切心态,他们试图切断两岸的所有联系,无非是想继续在岛内推行其“台独”议程。
展开全文
对此事件,一些理性的声音也开始浮现。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就为陆生团鸣不平。
他指出,复旦女学生只是使用了习惯用语,没有任何政治意图,更不存在所谓“矮化台湾”的问题。
而陆委会威胁禁止马英九基金会邀请大陆团体的行为,萧旭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于马英九在台湾极高的人气,这让民进党当局感到不安。
民进党通过威胁惩罚陆生和马英九基金会,实际上是想制造“寒蝉效应”,以便阻止两岸正常的互动与沟通。
最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连民进党内部的人士也看不下去了,民进党“立委”王世坚指出,如果一个交流团真的有统战目的,那就应该在审查阶段严格把关,而不是事后大肆炒作,这样叽叽喳喳的做法,只会暴露民进党的不自信。
这番话道出了一个真相,即当前国际社会普遍支持的“一中原则”已成事实,所谓的“台独”难以立足,没有底气可言。
这场因一句话引发的风波,反映了民进党当局面临的两难境地:既想拉拢民心,又害怕失去对岛内舆论的掌控。然而,两岸交流是大势所趋,阻挡不了的。
此外,美国近日突然派人访华了。
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派了一个代表团到中国访问。这个委员会的会长埃利奥特不仅见了我国外长王毅,还专门和国台办主任宋涛会面。
这次会面中,他们没有回避敏感的台湾问题,反而向中方做出承诺:他们表示愿意帮助美国各界更深入地理解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中方的立场,支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并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但我们也不能对这些承诺掉以轻心。毕竟,这个委员会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响亮,其实仍然是一个民间机构,不代表美国政府的官方立场。
尽管他们和美国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把他们的话当成是美国官方的表态。
再者,就算是美方政府的表态我们也不能轻信,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行并不是一致,说一套做一套已经是美国的常规操作了。
从过去的表现来看,美国并没有特别重视中方的关切。因此,即便这次代表团给出了某种承诺,我们也不能预期他们能真正发挥什么作用。
然而,中方的态度一直是明确且一致的。正如王毅外长所说,无论美国国内发生什么变化,中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
中方希望,美国的新政府能够借此机会,在未来的中美互动中迈出良好的第一步。
拜登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对华遏制措施,但总体上仍然主张“竞争与合作”,努力通过对话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这种策略虽然没有让中美关系大幅度回暖,但至少避免了直接的军事冲突,算是止跌止损。
但随着特朗普可能卷土重来,他的对华策略预计会与拜登截然不同,可能会加大施压力度,甚至切断正常交流的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通过自己的策略和会谈再次向美方表达了一个坚定的信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绝不会让步。不管美国如何变化,中方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